close
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三十而興

2017-09-15 14:36來源:湘聲報-湖南政協網

分享到:微信新浪微博QQ空間騰訊微博百度貼吧



曾經赤忱拼搏,如今輝煌巨變







◆湘聲報記者 陳彬



苗侗蘆笙節



夜色中的民族體育館



縣慶主會場片區



縣城一角



1987年2月19日,經國務院批準,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成立。



時光匆匆,30年已去。於人,三十而立;於城,三十而興。



在這塊土地上,每一屆主政者從可持續發展出發,深謀遠慮,在歷經櫛風沐雨、赤忱拼搏、砥礪前行後,靖州如今輝煌巨變。



這裡特色產業豐富,是“國際茯苓之都”“中國楊梅之鄉”“南方山核桃之城”;這裡生態優美,民俗風情濃厚,成功打造“中國十大生態旅遊縣”“中國最佳民俗風情旅遊名縣”……



一連串數字見證著靖州開拓創新、跨越發展的足音。從立縣起到如今,地區生產總值從1億元上升約為75億元;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759元攀升為近3萬元;人均存款由328元變為2萬5千元……



城因人立,人因城變。隨著教育、醫療、文化等體系的不斷完善,靖州百姓沐浴陽光,感受油煙處理機價格著美好的生活。



如今,站在新的起點,靖州又以“生態立縣、工業強縣、商貿興縣、旅遊活縣”的戰略思路,謀篇佈局,攻堅克難,勢不可擋。



以創新和改革為著力點,也註定會為靖州的發展帶來更強勁的活力,奏響靖州的“最強音”,中國夢也必將在此延續出新。



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共建共生



初秋的靖州,熱鬧非凡,處處迸發著朝氣。一座座雄偉的現代化建築正拔地而起,一條條寬闊的柏油公路蜿蜒在青山翠綠之中,蔥綠的大山林茂糧豐。



讓靖州引以為傲的三寶——茯苓、楊梅、山核桃正煥發出勃勃生機。自2013年起,靖州縣決定把這三大特色產業作為亮點工程來抓後,靖州的三寶產業發展便一路高歌,風生水起。



“過去,一年的楊梅隻能換幾個‘油鹽錢’。”梅農周宗明說,以前起早摸黑,挑著籮筐上街兜售,價格低還賣不掉。現在,不僅不愁賣,更有來自省內省外各地的遊客親自上門采摘。



靖州縣委書記張遠松說, 為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,靖州探索出“五位一體”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,即“加工園區+種養基地+科研中心+現代物流+文化旅遊”。



在推進過程中,該縣把產業及產業園區發展作為第一主戰場,按照“一區三園”發展模式,建設一個工業集中區,包括茯苓科技產業園區、楊梅生態產業園區、甘太綜合加工園區三大特色園區,對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。



3年來,園區累計投資6.48億元,開工建設面積1000畝,三大產業年產值分別達到瞭12億元、8.3億元和4.5億元。



“悠悠萬事,脫貧為大”。決不讓每一位村民在小康路上掉隊。這是靖州縣委、縣政府的使命與決心。而依托特色產業攻克貧困,成為瞭扶貧攻堅“陣地戰”中的重要舉措。



目前,全縣楊梅產業帶動貧困群眾1.1萬人,茯苓產業帶動1.2萬人,山核桃產業帶動9200人,人均分別增收3600元、12000元、3200元。



初秋,太陽坪鄉諸葛村,漫山遍野的楊梅林映襯在藍天白雲下,人們不停地忙碌著,村民林長華幹起活來渾身是勁。



道路通瞭,環境變好瞭,傢傢戶戶的房屋也敞亮瞭,林長華原來破舊的房屋已變成兩層小洋房,黃色瓷磚外墻,暗紅色大門,簡潔大氣……這一切的變化讓林長華對未來充滿瞭信心。



諸葛村隻是靖州貧困村莊脫貧的一個縮影。靖州有著豐富多彩的生態文化資源。苗侗風情團寨遍佈鄉村,處處是景點。森林覆蓋率高達74.1%,素有“綠色林海”美譽。張遠松稱,必須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,使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共建共生,讓山村農民吃上生態飯,堅定不移走生態脫貧之路。



多頭並進,保持發展強勢



靖州曾為湘黔桂接邊區域商貿重地,古有 “八邦會靖”的商貿輝煌。但隨著水運蕭條,靖州的商貿物流業也開始沒落。



新的歷史時期,如何重塑當年輝煌?這個問題始終拷問著當地主政者。最終, 靖州“商貿興縣”的戰略被提出。



戰略一出,成果顯現。如今,茯苓大市場、靖寶市場商賈雲集,國際商貿城、汽貿城紛紛登陸,鑫匯中央廣場、鑫匯國際等商業綜合體依次搶灘;貨物中轉物流總量超過300萬噸,交易產品有農產品、中藥材、日用品、食品等近千種,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,年均增長10%……



鑼鼓陣陣,號角聲聲,如今,商貿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為靖州經濟發展支起瞭一片新天地。



在靖州工廠生產車間,機器飛轉,機聲隆隆,工人們正緊張而有序地作業,他們正推動著靖州工業不斷騰飛。



靖州縣長田連釗說,近些年,靖州縣委、縣政府積極為工業企業發展“添炭加火”,積極謀劃幫扶工業企業的十條措施。如今,工業集中區內暖意融融,融資平臺建設、基礎設施建設、項目招商入園相繼取得突破。



在以往基礎上,今年,靖州提出瞭實現工業經濟的“四大突破”目標,即規模總量上實現大突破,產業鏈延伸及關鍵點補缺上實現大突破,產品研發與應用上實現大突破,千、百萬級稅收規模龍頭企業培育與引入上實現大突破。



目標既已提出,靖州縣開足瞭馬力,保持強勁勢頭,不斷前行。



永平北路



靖州三寶



靖州三寶(茯苓、楊梅、山核桃)及其系列產品



茯苓



楊梅



山核桃



傳承民族文化,實現民族大融合、大團結



靖州縣位於懷化市南部,縣域面積2210平方公裡,總人口27萬,有苗侗漢等30個民族,其中苗侗人口占74%,是全國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縣。



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,勤勞智慧的靖州苗侗同胞,創造瞭魅力無窮的飛山文化。飛山文化集釋道儒和苗侗文化於一體,具有多民族和諧、共生、共融的特點;湘、黔、桂等各族群眾朝覲飛山祭拜飛山的文化習俗延續至今,影響深遠。



在靖州,歌鼟節會、蘆笙歌舞、侗族賽歌等文化活動,形成瞭獨特的民族文化現象。苗族歌鼟情牽三省48寨,歌會鏈接三省10縣,祭祀飛山、朝拜飛山涉及西南7省,崇文重道苗侗世代相傳。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靖州苗族歌鼟,進京展演出國交流,譽滿京華、名播海外。



越是民族的東西,越是世界的。如何保護、傳承、發展,成瞭靖州縣委、縣政府時常思考的問題。



如今,靖州縣委、縣政府出臺《靖州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發展規劃》,對苗族歌油煙靜電機鼟、侗族蘆笙等民族歌舞進行瞭挖掘整理,對民間文化團體、民族文化傳承人給予經濟資助。



與此同時,在中小學開設“蘆笙”課、“歌鼟”班,讓民族文化進校園,確保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後繼有人等。



另外,靖州把文化旅遊通過苗侗文化搭臺,以飛山文化旅遊為統領,精心打造巖腳侗寨、地筍苗寨“一點兩線”的旅遊格局,並舉辦“飛山文化節”“四·八姑娘節”等節慶文化擴大影響,向外傳播民族文化。



靖州歷史沿革



秦代為黔中郡地;



漢朝屬武陵郡鐔成縣;



魏晉南北朝先後屬舞陽縣、龍檦縣地;



唐朝為敘州郎溪縣地;



五代為誠州;



宋朝元豐四年(1081)為誠州;



元豐五年(1082)置渠陽縣,隸誠州;



元祐三年(1088)隸沅州;



崇寧二年(1103)改誠州為靖州;

靜電機

元朝至元十三年(1276)置安撫司;



明朝太祖乙巳年(1365)置靖州軍民安撫司;



洪武元年(1368)直隸湖廣佈政使司,領會同、通道、綏寧三縣;



洪武十八年(1385)設靖州、五開、銅鼓三衛,隸靖州;



萬歷二十五年(1597)轄會同、通道、綏寧、天柱四縣;



清朝順治四年(1647)仍置靖州直隸州,屬湖廣佈政使司;



康熙三年(1664)隸湖南佈政司;



乾隆三年(1738)寶慶府之城步來屬;



民國2年(1913)設立靖縣;



25年(1936)隸屬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;



26年(1937)隸屬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;



29年(1940)隸屬湖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;


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靖縣先後隸屬會同專區、芷江專區、黔陽專區、懷化地區、懷化市;



1959年並入通道侗族自治縣;



1961年復置靖縣;



1987年撤銷靖縣,設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。



既要GDP,更要幸福指數



2015年2月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。”如今,既要GDP,更要幸福指數,已經成為靖州縣決策層的共識。



早在2014年,靖州縣便開展“簡政放權、便民服務”試點,以此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“最後一公裡”,推動農村基層組織由“管理型”向“服務型”轉變。



此後,該縣整合涉及財政、民政、住建等9大類56項行政審批事項,全部下放到鄉鎮直接辦理或委托辦理。



“鄉裡有瞭便民服務中心,不用去城裡,一個星期就解決瞭。”太陽坪村村民黃野兵,在拿到瞭建房批文後感嘆說。而過去,他為此事多次去縣裡相關部門辦理手續,因程序繁瑣沒有辦成。



一邊簡政放權,一邊加大對民生的投入。



“十二五”以來,靖州縣每年將新增財力的80%以上用於社會民生事業的發展,構建瞭“全方位、高標準、廣覆蓋、可持續”的現代民生體系。



由此, 教育科技水平進一步提升。該縣辦校條件進一步提升,教學質量得到提高,並著力打造區域教育事業高地、高校優質生源基地、職教科技人才培育陣地,加快推進城區學校佈局調整,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。



公共衛生事業得到快速發展。該縣不斷改善醫療服務,努力建設湘黔桂接邊區域醫療中心。如今,湘黔桂區域群眾每年到靖州就診45萬人次。區域人均壽命由1987年的71.15歲提高到2016年的76.68歲,提高瞭5.53歲。



文化事業也在蓬勃發展。建成瞭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苗歌展演場、民族文化廣場、村文化活動廣場,實現瞭農傢書屋全覆蓋……



新的征程又將開啟。沿著三十年所走的道路、積累的經驗,靖州將堅持“四個自信”,不斷改革創新,邁出更加鏗鏘有力的步伐,促使民族團結繁花似錦,助力偉大復興中國夢。



本版圖片由劉剛、陳俊名拍攝512F59CA568BB2D0
arrow
arrow

    eyy064gw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